金山网讯“好多镇江网友留言叫我来‘打假’,其实,我们真的来镇江了!”近日,站在京口区谷阳路388号顺亿捷农贸市集新店门口,东哈东北街边烧烤(以下简称“东哈”)老板娘张敬宇笑意盈盈地说。
这间正在紧锣密鼓装修的新店,正是该品牌首次迈出常州“大本营”,目前在外地开设的唯一一家新店。一个关于漂泊、回归、草根与烟火的故事,正在镇江的土地上悄然续写。
“东哈”新店落户镇江
早在赞助“苏超”而引发关注前,“东哈”就已于6月上旬开启镇江之旅。该店新址靠近居民区和江苏大学,有一定的人流量基础。
“目前店内硬装已经基本结束,正进行软装工程,预计将在7月底正式开业。”该店老板王先生介绍,“这为我们所追求的‘烟火气’提供了土壤,希望我们一直坚持推广的街边美食文化,能给大家的生活添些滋味。”
“东哈”新店将开的消息不胫而走,张敬宇的社交账号瞬间被镇江人的热情淹没,“我是镇江人,等开业了要去尝尝!”“太棒了老板,等着你开业后来店里看球!”“开学送孩子去江大报到,要去吃顿烧烤再回家。”……这些滚烫的留言让张敬宇倍感温暖:“像老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捧场,让我们干劲十足。”
是相逢亦是“重逢”
“东哈”新店落户镇江,绝非偶然,而是梦想回归。“镇江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。”在王先生和妻子张敬宇于常州点燃“烟火故事”前,他曾是一位“镇漂”。2010年,18岁的王先生离开山西老家,外出闯荡的第一站便是镇江。“我当时在亚太五金城盘了家门面卖五金件,但商城刚起步,知名度和客流量都不大,生意并不好做。”为了增加收入、维持生计,王先生开始白天卖五金,晚上摆摊贴膜,“就在现在江大后街的位置摆了3年摊,所以如今每次来镇江都会去那儿转转,看着巨大的变化,感觉既陌生又亲切。”
在镇江打拼的7年时光里,镇江的醋和锅盖面征服了王先生在山西醋面里泡大的胃,友善的镇江人和镇江的秀美风光,也让他多了与镇江的牵绊,“十几年前在镇江认识了几位羽毛球球友,到现在都会约着一起吃烧烤、打打球,平时也会带着老婆孩子来镇江的三山一渡转转。”
正是有了在镇江时积攒下的勇气与底气,才让他更有信心踏步于新的创业“战场”。
从故乡来到镇江,再从他乡回归镇江,“东哈”与镇江的重逢,是“蓄谋已久”,也是“双向奔赴”。
“我们从今年3月份开始,就在为开设新店培养各个岗位的储备店员,选址期间走访了江苏、浙江的许多城市。”张敬宇表示,最后选定镇江既有情感上的“偏爱”,也有店址场地优势和城市营商环境友好等方面的吸引。
“苏超”照亮平凡的梦想
赞助“苏超”,让更多人看到了这家“草根”小店与“草根”足球的同频共振。
“我们平时也很关注‘苏超’镇江队的比赛,看到对战盐城队那场比赛中,镇江队47号球员用脸挡球,我们感觉很心疼。”回忆起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一幕,张敬宇颇有感触,“我家外甥女就是专业体操运动员,我们经常接送她去训练、比赛,最能了解运动员背后巨大的付出和对胜利的渴望。”而这也是王先生张敬宇夫妻赞助“苏超”支持体育运动的初衷。
张敬宇计划逢“苏超”比赛日,新店的电视机便播放镇江队的比赛,让大家在品味好食材带来的纯粹美味时,也能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纯粹快乐。
在许多市民、网友看来,赞助“苏超”带来的“泼天流量”推着“东哈”成长、改变。但面对记者采访时,王先生张敬宇夫妻俩却很有底气地说:“好餐品、好口碑,才是我们真正的流量”。在感受到随“苏超”而来的关注后,他们迅速从闪光灯下抽身,回到了烧烤架前,“无论流量去留,我们的食材标准、服务态度永远不会变,在餐饮江湖里立足的标准只有食材和口味。”
“草根”的盛大登场,绝不只是一场曝光带来的短暂高光,而是脚踏实地的步步积累。如今人头攒动的“爆火”店铺,撑过了走街串巷的摆摊时光;当前刷屏全网的“苏超”绿茵场,接住了一批“草根”球员的汗水与泪水。
“苏超”这个备受关注的“大赛场”的光芒,照亮了每一个平凡的梦想。镇江与“东哈”的相逢亦算是“重逢”,它证明了,这里可以是孕育小梦想的起点,也可以是梦想升级后再次扬帆的港湾。(记者郭淑娴)